此信息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審核并發布(查看原發布網址),應屆生求職網轉載該信息只是出于傳遞更多就業招聘信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目的。如您對此轉載信息有疑義,請與原信息發布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核實,并請同時聯系本站處理該轉載信息。
河南工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根據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層次專業人才,熱誠歡迎有志于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優秀人才前來我校工作。
一、應聘人員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先進的思想政治素質,立德樹人,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德才兼備;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身心健康,具備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素質、愛崗敬業,潛心鉆研。
(四)具有較強的從事教學、科研能力或工程技術創新能力;
(五)在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畢業并獲得相應學位。
二、人才引進類型及待遇
(一)學科帶頭人
學科帶頭人必須為博士(學歷學位)、副教授以上職稱,年齡不超過45周歲(科研業績突出的可放寬到50周歲),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及專業能力。學科帶頭人相關待遇,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
(二)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原則上第一學歷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并獲得學士學位,而且與碩士、博士階段的學術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按下列條款享受人才引進待遇,特別優秀的博士研究生待遇,一事一議。
1.安家費。按照專業分類和個人的具體情況,執行相應的安家費待遇:緊缺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40至60萬元;重點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35至55萬元;常規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20至35萬元。
安家費在8年服務期內按比例逐年領取,前三年每年可領取20%,第五年開始每年領取10%。
2.在校工作期間,學校為其提供校內安置房1套,若在校連續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齡,本人及配偶可長期居住。若個人不享受安置房待遇或入住3年內退出安置房,學校一次性給予住房補貼20萬元。
3.以申請博士基金項目形式,自然科學類學科提供科研啟動費15萬元,人文社科類學科提供科研啟動費10萬元。
4.來校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中級及以下職稱者享受校內副教授待遇,副高級職稱者享受校內教授待遇;高聘待遇期限5年。
5.來校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根據學校高層次人才待遇政策和校內績效工資實施方案有關規定,享受博士專項績效待遇。
6.按學校有關規定,享受科研獎勵與項目配套經費資助,享受文明單位獎金獎勵,享受教學工作績效獎勵。
7.博士研究生配偶為普通高等教育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符合學校公開招聘條件要求者,在學校招聘教師時優先考慮;不符合學校公開招聘條件要求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的,學校以人事代理合同制形式安排工作。
8.學校與知名企業和有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河南工學院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平臺優勢,為來校的博士研究生提高科研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提供支持。積極支持來校工作的博士后出站人員申請國家博士后科學基金、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項目、博士后留豫工作安家費等政策資助。
9.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來?疾旌腿肼殘蟮,學校安排住宿,并報銷往返火車費(高鐵二等座)。
10.學校為入職的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配備辦公用房、辦公電腦和打印機。
三、人才引進計劃及專業分類
(一)學科帶頭人
學科帶頭人名額不限,專業與學校學科專業發展方向一致。
(二)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序號 | 院部 | 招聘專業(方向) | 招聘計劃 | 招聘專業 負責人 | 崗位 | 專業 類別 |
1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1 | 李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2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先進制造技術、智能制造)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3 |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繼電保護、優化、智能電網、圖像處理等) | 2 | 常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4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磁計算、高壓設備故障診斷等)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5 | 電纜工程學院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 3 | 鄭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6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橡膠材料、高分子材料、阻燃耐火材料)、材料加工工程 | 2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7 | 光學工程(光電信息傳輸線、連接器及組件、光纖、光纜、光器件、光纖傳感器、光電傳輸系統和線纜專用設備研究、光通信技術) | 1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8 | 通信與信息系統(通信工程) | 1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9 | 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電力物聯網、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測量技術) | 1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1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加工工程(金屬塑性成形原理與技術、數值模擬、增材制造) | 2 | 翟老師 | 教學科研 | 重點專業 |
11 | 材料學(無機非或復合材料) | 1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12 | 材料物理與化學(化學電源或太陽能電池) | 1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13 | 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 | 車輛工程 | 2 | 侯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14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電機控制、智能車設計) | 1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15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電路與系統(嵌入式系統及應用) | 2 | 王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16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智能天線、射頻識別等)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17 | 信號與信息處理(信號檢測與處理)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18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智能控制與機器人)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19 | 光學工程(光學成像、光電檢測) | 1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20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21 | 生物醫學工程(數字化醫學儀器設計與開發、生物醫學信號處理、醫學圖像處理) | 1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2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等相關專業 | 8 | 徐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23 | 智能工程學院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人工智能) | 1 | 田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24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機器視覺、機器人、機器學習) | 1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25 | 經濟學院 | 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 | 1 | 魏老師 | 教學科研 | 重點專業 |
26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數學、統計學 | 1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27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1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28 |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 | 2 | 劉老師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29 | 工業工程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30 | 會計學或財務管理 | 2 | 教學科研 | 緊缺專業 | ||
31 | 旅游管理 | 1 | 教學科研 | 重點專業 | ||
32 | 理學部 | 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 | 2 | 王老師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33 | 統計學、應用統計學 | 3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34 | 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與控制論、應用數學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
35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應用倫理學、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史、社會學、政治經濟學 | 1 | 王老師 | 教學科研 | 常規專業 |
合計 | 60 |
注:最終招聘專業及與招聘計劃以上級部門批準的為準
四、相關事宜
應聘者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與人事處聯系、咨詢人才招聘事宜,也可與學院專業負責人聯系來?疾、面試事宜。
(一)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河南省新鄉市平原路(東段)699號,河南工學院人事處,郵編453003。
聯系人:郭老師、張老師;聯系電話:0373-3691057;電子郵箱:rsc@。
應聘人員將個人簡歷發送到河南工學院人事處郵箱rsc@(文件名格式:招聘部門+招聘專業+姓名+畢業院校)。
(二)考察、面試
1.來?疾烀嬖嚂r請攜帶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資格證和成果證書原件以及相關復印件各1份。
2.各用人部門組織應聘人員考核,查驗應聘人員提供的證書、成果原件,留存復印件,面試工作按照《河南工學院關于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實施意見》(校[2019]13號)進行。
3.人事處及時匯總各用人部門報送的擬引進應聘博士意見,根據需要提交學校研究后,辦理就業協議簽訂手續。
4.來校路線:從新鄉火車站或高鐵站乘坐66路公交車到工學院站;京港澳高速“新鄉市區”站下,直行1公里即到學校南門。
關于我們 | 合作伙伴 | 隱私條款 | 觸屏版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幫助指南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滬ICP備12015550號-13|電子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網監中心備案編號:3101040220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防范勸阻電話和短信統一專號:962110,網民接到962110電話,請立即接聽。
Copyright ©前錦網絡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