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山東大學審核并發布(查看原發布網址),應屆生求職網轉載該信息只是出于傳遞更多就業招聘信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目的。如您對此轉載信息有疑義,請與原信息發布者山東大學核實,并請同時聯系本站處理該轉載信息。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
發布日期:2022-07-14
標題 |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 | 招聘截止日期 | 2022-10-01 | |
應聘網址 | ww***org[點擊查看] | 簡歷投遞郵箱 | hryjy@ | |
單位介紹: | ||||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創新設立,是市國資委全資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首創國內城市公共安全寬口徑、多領域研究模式,圍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全場景,聚焦政策研究、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調查評估和安全文化等領域,全周期開展咨詢服務、科技研發與投資推廣,探索一條“以企業化、市場化運作模式高效響應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需求”的創新道路,致力于打造深圳特色的城市安全服務支撐機構、國內領先的城市安全產業發展集團、國際一流的城市安全科技創新中心。 岳清瑞,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科學家等。長期擔任國家科技部社會發展、新材料等領域專家。長期從事工程結構診治的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標準編制、工程應用和產業化工作。院士團隊聚焦深圳市重大風險防控需求,圍繞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建筑與基礎設施智能運維、既有建筑與基礎設施診治更新、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研發及其應用、城市韌性提升等領域,著力開展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標準編制、工程應用和產業化工作,組織開展災害事故仿真模擬、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 ||||
招聘簡章: | ||||
一、企業簡介: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創新設立,是市國資委全資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首創國內城市公共安全寬口徑、多領域研究模式,圍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全場景,聚焦政策研究、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調查評估和安全文化等領域,全周期開展咨詢服務、科技研發與投資推廣,探索一條“以企業化、市場化運作模式高效響應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需求”的創新道路,致力于打造深圳特色的城市安全服務支撐機構、國內領先的城市安全產業發展集團、國際一流的城市安全科技創新中心。 岳清瑞,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科學家等。長期擔任國家科技部社會發展、新材料等領域專家。長期從事工程結構診治的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標準編制、工程應用和產業化工作。院士團隊聚焦深圳市重大風險防控需求,圍繞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建筑與基礎設施智能運維、既有建筑與基礎設施診治更新、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研發及其應用、城市韌性提升等領域,著力開展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標準編制、工程應用和產業化工作,組織開展災害事故仿真模擬、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二、2022屆博士研究生招聘——聯合培養博士后 (一)方向一:城市安全表征圖譜 需求專業: 1、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背景; (二)方向二:城市安全“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警 研究領域: 需求專業: (三)方向三:城市災害數字孿生與輔助決策 研究領域: 需求專業: (四)方向三:城市災害數字孿生與輔助決策(含核應急)
需求專業: (五)方向四:城市安全智能體 研究領域: 需求專業: (六)城市安全監測預警與基層社會治理方向 工作職責: 城市安全算法倉基礎體系與架構,典型公共安全應用場景算法模型,監測預警技術;新時代智慧社區的內涵、建設模型及評價指標;基層社會網格治理數字化業務模型;新時代社區綜合治理新模式和機制等。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儀器儀表、數學、統計學、人工智能、信息科學、應急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相關專業。 (七)應急管理研究方向 工作職責: 自然語義處理與數據挖掘、災害評估技術體系研究、災害數值模擬、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研究、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研究、城市自然災害應急指揮輔助決策系統研發等。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質學、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水利工程、應急管理、自然災害、數學、公共管理(應急治理體系和能力、重大工程管理與可持續性、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大數據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城市治理、政策分析與評估、政府理論與數字治理)相關專業或有自然語義分析、NLP、深度學習、知識圖譜、數學建模、大數據分析相關項目經歷。 (八)交通安全研究方向 工作職責: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任職資格: 具有交通運輸工程相關專業。 (九)消防安全方向 工作職責: 火災智能監測預警技術。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電氣工程相關專業。 (十)風險管理方向 工作職責: 城市;啡鞒瘫O管體制機制研究、城市生命線運行脆弱性的形成機理分析及人員疏散仿真應用研究、安全生產事故文本數據挖掘技術及安全生產形勢預測預警方法研究等。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相關專業。 (十一)地質與建設安全研究方向 工作職責: 地面塌陷、巖溶區/填海區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質災害及邊坡安全監測預警、結構工程、防災減災、結構抗震、衛星減災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及遙感應用等。 任職資格: 具有地質、土木工程、巖土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球信息科學、地理學、建筑學、遙感、防災減災工程相關專業或地質災害防治、地下水監測、基礎設施監測和衛星減災應用技術等相關研究經歷。 三、福利待遇 六險二金、節日福利、員工餐廳、入職培訓、人才落戶、工會活動、員工體檢、政府人才房… 還有更多福利等您來解鎖… 綜合年薪 1、深圳市對符合條件的在站博士后發放生活補助。 2、深圳市對出站博士后給予資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創業前期費用。 3、符合深圳市人才計劃的可以申請相應的住房補貼。 5、符合條件的博士后可申請評定專業技術資格。 6、博士后在站期間可以依托聯培高校申請相應基金。 7、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深圳市。選擇落戶深圳市的,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學等按深圳市相關條例執行。 8、若博士后人才資助政策有所調整,以最新的文件規定為準 |
||||
招聘附件: | ||||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方向一:城市安全表征圖譜)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1. 參與城市安全表征圖譜相關課題研究, 2、參與申請并承擔國內外縱向和橫向等科研項目; 3、協助部門從事科研平臺及載體建設及日常運行工作。 任職資格 1、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背景; 2、公共管理專業(應急治理體系和能力、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公共安全危機管理方向) 3、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系統工程等相關專業背景。 【研究方向介紹】 方向一:城市安全表征圖譜 1. 研究城市安全的概念與內涵,研究城市各類災害事故風險表征方法與指標體系,研究城市安全風險表征體系統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路徑,開展城市安全發展理念與策略研究; 2. 研究城市內復雜承災體的承災特征,研究物理、信息、社會等多維度條件下承災體的承災機理、受災特征和表征方式,研究承災體向致災體的轉變路徑和級聯效應,研究城市(含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表征方法和指標體系,研究城市抗災能力表征方法,研究韌性城市的抗災模型和韌性特征; 3. 研究城市安全風險的綜合表征理論及方法,研究時空分布特征條件下隱患風險和災害情景表征方式,研究致災承災等復雜條件下災害的關聯耦合特性及表征模型,研究災情決策、控制和反饋的表征理論與作用模型。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風險管理研究方向)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城市;啡鞒瘫O管體制機制研究、城市生命線運行脆弱性的形成機理分析及人員疏散仿真應用研究、安全生產事故文本數據挖掘技術及安全生產形勢預測預警方法研究等。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相關專業。 薪酬福利: 1、 綜合年薪32-38萬元(含政府補貼稅后18萬/年); 2、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入戶; 3、博士后出站后可優先留院工作;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與工作單位簽訂3年以上合同的,深圳市提供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應急管理研究方向)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自然語義處理與數據挖掘、災害評估技術體系研究、災害數值模擬、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研究、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研究、城市自然災害應急指揮輔助決策系統研發等。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質學、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水利工程、應急管理、自然災害、數學、公共管理(應急治理體系和能力、重大工程管理與可持續性、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大數據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城市治理、政策分析與評估、政府理論與數字治理)相關專業或有自然語義分析、NLP、深度學習、知識圖譜、數學建模、大數據分析相關項目經歷。 薪酬福利: 1、 綜合年薪32-38萬元(含政府補貼稅后18萬/年); 2、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入戶; 3、博士后出站后可優先留院工作;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與工作單位簽訂3年以上合同的,深圳市提供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地質與建設安全研究方向)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地面塌陷、巖溶區/填海區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質災害及邊坡安全監測預警、結構工程、防災減災、結構抗震、 衛星減災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及遙感應用等。 任職資格 具有地質、土木工程、巖土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球信息科學、地理學、建筑學、遙感、防災減災工程相關專業或地質災害防治、地下水監測、基礎設施監測和衛星減災應用技術等相關研究經歷。 薪酬福利: 1、 綜合年薪32-38萬元(含政府補貼稅后18萬/年); 2、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入戶; 3、博士后出站后可優先留院工作;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與工作單位簽訂3年以上合同的,深圳市提供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城市安全監測預警與基層社會治理方向) | ||||||
需求人數 | 6-10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城市安全算法倉基礎體系與架構,典型公共安全應用場景算法模型,監測預警技術;新時代智慧社區的內涵、建設模型及評價指標;基層社會網格治理數字化業務模型;新時代社區綜合治理新模式和機制等。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儀器儀表、數學、統計學、人工智能、信息科學、應急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相關專業。 薪酬福利: 1、 綜合年薪32-38萬元(含政府補貼稅后18萬/年); 2、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入戶; 3、博士后出站后可優先留院工作;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與工作單位簽訂3年以上合同的,深圳市提供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方向二:城市安全“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警) | ||||||
需求人數 | 6-10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工作職責 1、開展“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警相關領域以下細分方向的科研攻關及研究工作; (1)天基領域:雷達遙感形變監測技術研究、光學遙感影像分類及地物識別方法研究、激光雷達點云數據處理、衛星導航定位應用技術研究、時空數據融合與智能處理技術等; (2)空基領域:基于無人機載體的建筑與基礎設施性態識別及損傷檢測技術研究、城市區域風險篩查及災后評估技術研究、無人機精準定位及智能導航技術研究、無人機復雜環境適應性能提升技術研究等; (3)融合領域:多傳感器數據融合體系結構研究、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及輕量化技術研究、數據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數據接口技術及系統開發等。 2、參與申請并承擔國內外縱向和橫向等科研項目; 3、協助科研平臺及載體建設及日常運行工作。 任職資格 一、所學專業要求: (1)天基領域: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球系統與地球信息科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導航、制導與控制等相關專業背景; (2)空基領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視覺、軟件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力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測繪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背景; (3)融合領域: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圖形處理,模式識別,通信,信號處理等相關專業背景。 二、工作年限要求: 已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或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歲。 三、工作經驗要求: 1、熟悉傳感器特性、結構檢測/監測、結構動力學等相關領域;具有結構健康監測應用研究背景者,或具有韌性城市、生命線系統韌性、災害風險分析等研究經驗者優先; 2、對北斗導航定位、遙感技術及應用研究等領域有深入的認識,有無人機平臺、載荷、監測應用研究背景者優先; 3、對圖形識別、立體視覺、三維重建算法、濾波理論和圖像處理算法等領域有深入的認識,具有圖形分析、視頻分析應用研究經驗; 3、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申報者優先; 4、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能獨立撰寫和發表SCI; 5、熟悉國內外專利檢索、專利分析、專利撰寫工作。 【研究方向介紹】 方向二:城市安全“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警 1. 研究城市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點、線、面”三維一體化安全風險動態評估方法。針對城市公共空間(高層建筑、地下商業空間、城市綜合體等)、城市生命線(地下軌道交通、道路、橋梁、水、電、燃氣)、城市社會空間(城中村社區、工業園區、建筑工地等)等高風險單元,建立高風險單元常態和非常態下的城市安全風險動態評估指標體系; 2. 研發“天-空-地”一體化感知技術與裝備。研究復雜環境下基于北斗、雷達遙感、激光雷達等的城市安全風險感知技術;研究基于無人機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的遠程智能感知技術;研究基于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感知的地面物聯網及檢/監測技術; 3. 研究城市大尺度多災種分析評估預警技術與平臺。開展多源異構數據融合技術、數據驅動的數理統計分析技術、模型驅動的混合試驗和模擬技術等研究,集成研發全域全時全息的“一體化監測、智能化預警、多信息融合、整體式管控”的城市安全監測與預警綜合管控平臺。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方向三:城市災害數字孿生與輔助決策)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1、開展城市災害數字孿生與輔助決策相關領域科研攻關及研究工作; 2、參與申請并承擔國內外縱向和橫向等科研項目; 3、協助科研平臺及載體建設及日常運行工作。 任職資格 一、所學專業要求: 1、數據科學、數據統計等相關專業背景; 2、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相關專業背景。 二、工作年限要求: 已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或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歲。 三、工作經驗要求: 1、熟悉自然語義處理、數據挖掘等技術。 2、了解自然語義分析(NLP)、文本學習、知識建模(知識圖譜)等相關算法開發能力,具有相關技術架構設計能力,有項目經驗。 3、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能獨立撰寫和發表SCI; 4、熟悉國內外專利檢索、專利分析、專利撰寫工作。 【研究方向介紹】 方向三:城市災害數字孿生與輔助決策 1. 開展城市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及其次生衍生事件鏈的數字孿生技術研究,包括多模態異構數據融合技術、災害鏈智能構建和推理技術、數值模擬CAE+AI機器學習代理模型構建技術、數字孿生可視化及交互技術等,實現城市災害全要素數字化表達; 2. 開展基于認知智能的城市災害輔助決策技術研究,包括災害應對知識本體管理、實體抽取、關系抽取、知識融合、知識映射、知識推理等技術研究,實現城市災害應對知識的關系分析、智能問答、推薦和搜索; 3. 開展場外核應急指揮系統智能優化提升研究,探索基于復雜系統耦合機制的場外核應急事件風險傳遞和級聯突變機理,開發演化協同情景推演和智能預測分析算法,研究基于人因因素的應急群體疏散能力評估體系,構建面向核應急資源需求特征的動態智能保障模型,搭建融合社會、生產、交通等多維度數據的核應急資源全流程協同調度指揮平臺。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方向三:城市災害數字孿生與輔助決策(含核應急))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1、開展廠外核應急疏散與輔助決策相關領域某一細分方向的科研攻關及軟硬件裝備自主研發工作; 2、參與申請并承擔國內外縱向和橫向等科研項目; 3、協助科研平臺及載體建設及日常運行工作 任職資格 一、所學專業要求: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應急管理等相關專業背景。 2、核工程與核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反應堆工程,輻射防護,大氣科學,環境工程等相關專業背景。 二、工作年限要求: 已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或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歲。 三、工作經驗要求: 1、熟悉核應急相關法規、標準和流程。 2、主持或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承擔核應急、核安全分析相關的科研、工程項目。 3、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能獨立撰寫和發表SCI。 4、熟悉國內外專利檢索、專利分析、專利撰寫工作。 【研究方向介紹】 方向三:城市災害數字孿生與輔助決策 1. 開展城市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及其次生衍生事件鏈的數字孿生技術研究,包括多模態異構數據融合技術、災害鏈智能構建和推理技術、數值模擬CAE+AI機器學習代理模型構建技術、數字孿生可視化及交互技術等,實現城市災害全要素數字化表達; 2. 開展基于認知智能的城市災害輔助決策技術研究,包括災害應對知識本體管理、實體抽取、關系抽取、知識融合、知識映射、知識推理等技術研究,實現城市災害應對知識的關系分析、智能問答、推薦和搜索; 3. 開展場外核應急指揮系統智能優化提升研究,探索基于復雜系統耦合機制的場外核應急事件風險傳遞和級聯突變機理,開發演化協同情景推演和智能預測分析算法,研究基于人因因素的應急群體疏散能力評估體系,構建面向核應急資源需求特征的動態智能保障模型,搭建融合社會、生產、交通等多維度數據的核應急資源全流程協同調度指揮平臺。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方向四:城市安全智能體)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1、開展城市安全智能體相關領域科研攻關及研究工作; 2、參與申請并承擔國內外縱向和橫向等科研項目; 3、協助科研平臺及載體建設及日常運行工作。 任職資格 一、所學專業要求: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信息科學技術等相關專業; 2、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相關專業; 3、安全科學與工程相關專業; 4、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相關專業。 二、工作年限要求: 已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或博士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歲。 三、工作經驗要求: 1、具有智慧城市、智慧應急項目經歷者優先; 2、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申報者優先; 3、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能獨立撰寫和發表SCI; 4、熟悉國內外專利檢索、專利分析、專利撰寫工作。 【研究方向介紹】 方向四:城市安全智能體 1. 開展城市安全智能體架構研究,面向城市安全應用場景,結合新一代通信、信息技術,開展城市安全智能體智能中樞各類平臺架構、功能、軟硬件設計研究; 2. 開展城市安全相關智能算法模型研發,包括視頻檢測模型、數據挖掘和建模; 3. 開展城市安全大數據技術研究,包括多源異構數據清洗、融合相關技術和大數據平臺研發。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交通安全研究方向)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任職資格 具有交通運輸工程相關專業。 薪酬福利: 1、 綜合年薪32-38萬元(含政府補貼稅后18萬/年); 2、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入戶; 3、博士后出站后可優先留院工作;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與工作單位簽訂3年以上合同的,深圳市提供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
職位名稱 | 聯合培養博士后(消防安全方向) | ||||||
需求人數 | 1-5人 | 工作所在地 | 廣東省 深圳市 | ||||
外語語種要求 | 月薪(元) | 職位類別 | 科學研究人員 | ||||
學歷 | 博士畢業 | ||||||
專業 | 專業不限 | ||||||
職位描述 | 工作職責 火災智能監測預警技術。 任職資格 具有安全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電氣工程相關專業。 薪酬福利: 1、 綜合年薪32-38萬元(含政府補貼稅后18萬/年); 2、博士后人員進站,可自愿選擇落戶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入戶; 3、博士后出站后可優先留院工作;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與工作單位簽訂3年以上合同的,深圳市提供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
關于我們 | 合作伙伴 | 隱私條款 | 觸屏版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幫助指南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滬ICP備12015550號-13|電子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網監中心備案編號:3101040220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防范勸阻電話和短信統一專號:962110,網民接到962110電話,請立即接聽。
Copyright ©前錦網絡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